对体能与技能的再思考:把体能训练与项目特征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什么是体能?所有对运动有兴趣或亲身参与的人们都耳熟能详却又不知其然的一个运动热词。

就目前而言,体能是运动领域一个热的发烫的“专业术语”,一切和运动有关的方面都离不开它的身影,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它是一个和竞技体育密切关键的定义。随着我国在国际体坛的不断崛起,在经历了“三从一大”、“更高、更快、更强”、“科学训练”的不同发展时期后,竞技体育发展陷入了一个平台或瓶颈期,于是在功能训练、康复训练的预热下,“体能”在竞技体育领域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迅速成为新时期下竞技体育发展的标准。

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在竞技体育的标杆示范下,在体育产业急需飞跃的时代呼唤下,体能作为体育培训,健身服务,运动器材和体育场地的二次概念核心,被时代召唤到大众的面前。

在竞技体育领域也好,在大众健身市场也好,体能作为横贯于运动表现和健康需求的必经之路,形成不可阻挡的浪潮,铺天盖地的涌向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方方面面。

提高“体能”储备,是实现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共同需要。但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全民健身或普通健身人群而言,任何增强运动素质,提高身体机能,调节身体形态的训练方法都是对改善身体健康有裨益的,需要注意的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维持长处,提升短板。

运动成绩的判断标准现在通用的是横向比较,即比赛成绩与比赛名次之间的联系,这大大简化了以时间、距离、重量等为竞赛标准的客观性运动项目、以得分为竞赛标准的客观性运动项目、以打分、打点为竞赛标准的主观性运动项目之间的标准不同问题。

而如果用比对运动员个体的运动成绩阶段性变化的纵向比较方法,对于客观性运动项目(竞时、竞距、竞重类)而言,体能对运动成绩的改变则变得容易衡量,可惜在国际大赛中,客观性运动项目的种类有限,夏季奥运会除了我们熟知田径、游泳、自行车、举重、皮划艇、赛艇、铁人三项等几个大项外,冬季奥运会中的滑冰(速度和短道)、滑雪(部分分、小项)外*,更多的运动项目是以得分判断胜负的客观标准或打分高低为标准的主观色彩较浓的运动项目。

在非奥运会的运动项目中,体能的因素更是不好评估,如我们熟悉的各种棋类运动、台球运动,几乎和体能的关联为零。

能清晰界定体能和运动成绩的之间联系的只有客观性运动项目中的竞时、竞距、竞重类,可以清晰的衡量出运动员个体能力与所需的体能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而在其他的运动项目中,个体能力容易评估,项目所需的体能要素则比较复杂,和场上位置要求有关,和技术特点需要有关。

对于运动员而言,突出专项能力和基本运动能力的身体素质(体能因素)之间的区别是显著的,曾经一句广为流传的相声段子其实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和跑步冠军比下棋,和下棋冠军比跑步,结果自个儿成了双料冠军。

传统的专项力量训练和非专项素质练习环节里的内容,其实就是针对身体不同部位,按“体能训练”(姑且这么定义)思路的强化运动素质各个因子的练习过程。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训练理念的问题,确实存在过分强调专项部分而忽视非专项内容(比如肌肉力量训练环节的方式和身体部位安排)的现象,其后果是运动员伤病几率的增长,最终影响了日常训练,反而得不偿失。

和专项的结合,目的虽然是直指竞赛成绩,但其实只是从提高训练效率的途径做了努力,而在队伍管理和保障方面也需要调整,当然,这些非训练的因素就不多说了。

“体能训练”和专项的紧密结合,不仅仅是动作和方法的方面,还需要重新定义专项的概念。

譬如,一百米是不是只关注下肢力量和柔韧性,还有哪些素质需要考虑?一万米是不是只要注意耐力的各个方面,其他因子是否都不重要?足球(集体项目)不同场上位置需要的专项能力是否一致,如何界定能力是否符合成绩需要?这些都是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的实际问题。

不同的教练对于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并开始掌握各个运动项目独有的规律,才能改变当前这种靠人口基数支撑的试错性胜利!

*:各界奥运会设项不同,如轮滑、攀岩等竞时运动被列入东京奥运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